点击蓝字
关注我们
亲爱的同学们,寒假假期已过去一周之久,不知道现在的你心情如何,是放假回家的欣喜若狂?是归于平常的岁月静好?还是面对疫情的紧张无措?无论如何,“艺心”心理工作站一直在你身旁。
在阅读今天的推文之前,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
试着点击下方
任意一张卡片
并按照卡片内容进行实践
看看自己的心情有何变化
这是“艺心”心理工作站借鉴专业团队制作的盲盒抽卡小游戏,盲盒卡片虽然不多,但是希望你能天天快乐!
鉴于近期全国疫情防控的复杂形势,艺术学子的寒假生活也发生了一些变化。寒假期间,我们除了要加强体育锻炼、增强防护意识之外,更要持续关注自我成长,关爱心理健康,积极贯彻“艺心”心理工作站“know yourself,love yourself,be yourself”的理念宗旨!为此,“艺心”心理工作站为艺术学子送来了寒假心理调适小贴士,请注意查收哦!
一、“亲子冲突”
症状:假期到来之前,同学们心心念念,盼望着回到温暖小家,享受着父母的嘘寒问暖和贴身照顾。然而长时间与父母相处便会因为“过度亲近”而引发亲子矛盾,存在典型的“三天小宝贝”现象。正处于青春期的同学们由于自主意识的增强,极易与父母产生各种心理冲突,进而激化亲子矛盾。
小贴士
当遇到心理冲突时,同学们首先要和父母心平气和地沟通解决,互相倾诉彼此想法,从而化解矛盾,增进情感;其次,加强自我约束,提高自律意识,既然大部分同学已年满十八岁,拥有一定的生活自立能力,就不能整天沉溺手机,生活不能完全自理。这种矛盾做法极易导致父母对孩子的多加管束,进而引发冲突。每日规律作息,帮助妈妈收拾家务,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,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大部分的亲子冲突。
★
二、“过年综合症”
症状:对于学生党,过年回家往往会被七大姑八大姨各种追问:“读哪个学校呀?”“学什么专业呀?”“有没有谈恋爱呀?”……亲戚朋友出于关心的“过度问候”可能会让我们感到无奈和尴尬,出现诸如反抗、烦躁、易激惹等情绪变化和躯体反应,有的甚至还会出现记忆力下降、注意力下降、睡眠减少或增多等不良症状,这种与过年相关的负面情绪被我们称之为“过年综合症”。
小贴士
过年回家,走亲访友是基本常态,面对亲友们的好奇八卦和关心关怀,我们要保持淡然平和的心态,锻炼在各种嘈杂声音中应对自如、泰然自若的应变能力,认识到这是人与人之间亲密交往的必经之路,也可以视为对自己今后适应社会人际交往的提前锻炼。
三、“疫情心理应激反应”
症状: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,会使每个人产生一定的心理应激反应。从临床情况分析,这一心理问题可以分为以下四类:周边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或密切接触者而感到恐慌、居家隔离导致家庭成员之间产生矛盾、疫情期间儿童的心理建设和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等。学生由于年龄尚小,心理状态不够成熟,应对突发事情的能力不强,便会产生紧张焦虑、失眠多梦、躯体不适、反复关注疫情信息、过度消毒防护等不良症状,严重时还会影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。
小贴士
目前高校学生仍普遍处于青春期,此阶段为各种情绪性心理疾患的高发时期,加上时值冬春季节交替,并且受到疫情环境的影响,更应积极应对情绪性心理疾患的困扰。在遵守疫情防控的原则下,可以找朋友交谈宣泄、阅读相关心理书籍、学习心理调节的基本方式,提高心理抗挫能力和一般性心理问题的自我调节能力,从而使自己的生活尽快步入正常轨道。
问:我如何知道自己是否处于“心理亚健康”状态呢?
答:如果寒假在家,你感到自己的焦虑、恐慌、抑郁等消极情绪难以排解,或遇到强烈的刺激性事件,导致每天的生活状态受到影响,甚至出现心理危机,同学们需要提高警惕,高度重视,在进行积极自我调节的同时,更要学会寻求他人支持和专业的心理帮助。
寒假期间,学院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将通过以下方式为同学们提供心理咨询服务:
1. 腾讯QQ:703017564(24小时在线)
2. 电子邮箱:xinhai@qchm.edu.cn
另外,以下的国内心理热线也可以为你提供帮助:
1. 全国心理危机干预服务热线:800-810-1117
2. 希望24热线:400-161-9995
3. 青岛市危机干预热线:0532-85669120
# 最后
“冬天来了,春天还会远吗?”虽然我们正值隆冬,但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望春天。“艺心”心理工作站祝愿艺术学子都能愉快、健康、平安地度过寒假假期,期待来年开春与你们的再次相逢!
主编 | 邵常恩
责编 | 于友鹏 于森 徐小田
审核 | 赵俏
文稿 | 徐小田
编辑 | 顾晓瑜